-
<正>《审计研究》是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理论双月刊。201 4年,本刊继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刊登反映审计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审计实践新探索的论文,倡导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本刊欢迎广大审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踊跃投稿,同时敬请注意以下事项:
2014年01期 No.1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正>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二是立足服务,坚持监督;三是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四是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五是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明确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国家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一、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国家审计的批判性,是指在审计工作中不轻易接受未经检查与测试的结论,不简单地承认未经证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保持应有的职业警觉,进行系统的查证、分析和判别。就现代国家审计而言,就是以审视性眼光,看待与分析被审计事项,监督经济社会运行的过程和结果,警惕或戒备各类风险,防范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受到的侵害。
2014年01期 No.177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7K] [下载次数:1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民;许钊;
国家治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国家审计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者们对于国家治理的本质以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实务界对于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也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审计人员的视角,分析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的特点以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存在的问题,讨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及国家审计本身独立性建设三条治理路径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以找出最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
2014年01期 No.177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6K] [下载次数:6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1 ] |[阅读次数:0 ] - 陈希晖;陈良华;李鹏;
本文以"塔西佗陷阱"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审计、政治信任和国家治理的关系。政治信任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国家审计具有提升政治信任的功能,通过提升公众的政治信任实现善治。结合政治信任"悖论",剖析了国家审计通过揭示、预防和抵御机制提升政治信任的机理,并从政党、政府、政府官员、政策制度等四个维度的视角阐述了国家审计提升政治信任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描述了政治信任视角下国家审计的六大发展趋势。
2014年01期 No.177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5K] [下载次数:1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楚永生;任德新;
国家审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扩展社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作为社会背景的整体文化也时刻对国家审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不同的审计制度,中国审计制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嵌入经济社会网络之中,其制度设计、运作模式、作用发挥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变迁的冲击。同时,国家审计在履行自身使命、介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来推动公民对国家政治与文化的认同,从而最大程度上维护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2014年01期 No.177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6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曾康霖;吕劲松;
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在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当严格区分地方政府的公益性债务与商业性债务,把债权债务关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动态监测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和资金运用,以及完善监管机制和偿还保障机制。审计机关通过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有助于摸清债务规模和结构,揭示借、管、用、还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2014年01期 No.177 3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6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刘雷;崔云;张筱;
如何有效地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正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监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财政安全是国家财政安全的基础,政府审计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基于审计的经济控制论和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观,本文认为"免疫系统"观下政府审计具备的揭示功能、抵御功能和预防功能可以有效地维护地方政府财政安全。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的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已经得到有效的发挥,可以显著地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程度,而维护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预防功能暂时还未充分显示出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2014年01期 No.177 35-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8K] [下载次数:3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6 ] |[阅读次数:0 ] - 毕铭悦;马可哪呐;崔云;张筱;郑伟宏;王宏健;
<正>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审计创新与社会责任"为主题的第三届审计理论创新发展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中外文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报告论文37篇。论文议题涉及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行为研究学、金融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会议期间,来自审计署、中国审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审计》《会计之友》等单位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议题:
2014年01期 No.17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8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健;毛军营;刘勇;
审计业务信息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审计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审计业务信息化包括审计执行、管理、决策各环节的信息化。金审工程一、二期建设基本解决了审计执行、管理的信息化问题,但审计业务开展中大量的会审讨论、审议决定等审计决策仍采用传统会议形式运行,制约了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成都市温江区审计局积极开展审计决策信息化应用研究,创新研发了审计业务会审及决策信息化应用系统(Audit一oriented Conference Auditing&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ACD系统"),从会审决策的信息交互、过程记录、成果利用、程序管理四方面构建起审计决策环节的信息化路径,并与OA、AO、OLA等应用系统无缝对接,共同形成完整的审计业务信息化支撑体系,丰富了金审工程的应用内容。
2014年01期 No.177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3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龙平;吕敏康;
新闻媒体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构造了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形成了审计判断的外部意见,影响着审计结果的形成。然而,媒体评价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及机理尚不明晰。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和"图式"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运用2006~2012年A股数据,研究了媒体评价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审计师风险容忍对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媒体评价越高,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可能性越高,且随着审计师风险容忍提升而更显著。同时,审计师对不同方向盈余管理所表现容忍程度的不同,会导致相应风险容忍调节效应显著不同。结果表明,审计师出于意见认同动机会参考媒体意见,在"同化"和"顺应"机制影响下其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从众"效应。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审计意见形成的文献,更揭示了外部意见影响审计判断的具体机制。
2014年01期 No.177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9K] [下载次数:3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张俊瑞;刘彬;程子健;汪方军;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与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发现,作为企业获取银行信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担保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审计师并不会仅仅依据企业存在对外担保便对其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然而,当审计师进一步考虑到企业对外担保的规模、担保对象与被担保方风险后,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担保规模给予了充分关注,担保规模越大越容易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且审计师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对非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此外,由于对企业存在的高风险担保行为愈加谨慎,审计师更易对高风险担保企业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2014年01期 No.177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4K] [下载次数:2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0 ] - 罗春华;唐建新;王宇生;
本文选取2007-2011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手工搜集了该时间段签字注册会计师(包括第一和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信息,结合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状况,实证分析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特征与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注册会计师执业经验的增长,其审计的财务报告信息更稳健,但稳健性的增加并不显著;职位越高的注册会计师,其审计的财务报告信息稳健性水平越高;经女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信息稳健性水平更高。由此进一步推导认为,相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经验而言,注册会计师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影响会计信息稳健性更重要的因素,越有动机控制审计风险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要求越高。
2014年01期 No.177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5K] [下载次数:3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4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军;
本文以操纵性应计利润和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研究审计师的地理位置是否影响审计质量。文章以2008—2011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审计师距离客户越近,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越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进一步将审计师分为总所和分所研究发现,与总所临近的客户审计师越能够抑制公司有偏的财务报告,而与分所临近的客户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临近客户的总所和分所表现出高审计质量方式的差异是由于客户特征的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与客户距离越近,审计质量越高。
2014年01期 No.177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6K] [下载次数:5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4 ] |[阅读次数:1 ] - 卢太平;张东旭;
本文利用DEA-Tobit两阶段的研究框架,考察了事务所的多元化战略、规模化战略以及人才战略对于其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运营效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规模化以及多元化战略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人才战略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但是人力资本管理水平的落后制约了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大力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事务所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
2014年01期 No.177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2K] [下载次数:2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曾亚敏;张俊生;
在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存在着国际"四大"合作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和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三种类型。之前关于事务所类型与审计质量的研究大多比较"四大"与非"四大"之间的差异(且结果不确定),而忽视加盟国际会计公司这个因素。近年,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审计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40%,成为审计市场的重要力量。为此,本文研究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的审计质量是否与本土所或"四大"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如果以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作为审计质量的表征量,那么"四大"明显优于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如果以客户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控应计作为审计质量的表征量,那么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与国际"四大"或本土所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是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这个特征可能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因素,但其显著性受到审计质量度量指标的影响。
2014年01期 No.177 96-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3K] [下载次数:4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0 ] - 陈雯靓;吴溪;
在以往不多的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中,并未发现系统性的证据显示银行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利润平滑。基于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数据库提供的2002—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我们重新考察并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平滑利润的行为,我们还发现2007年起施行的新会计准则显著遏制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当然,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并未完全消除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最后,上述各项发现在非上市银行样本中成立。本文证据还支持在我国银行业(包括非上市银行)广泛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政策。
2014年01期 No.177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2K] [下载次数:2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是由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审计学会和西南财经大学于2007年联合成立的,201 1年该中心被批准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年来,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多项政府审计理论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推动政府审计理论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向国内1 00位专家教授征集选题、组织专家投票和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会议审定,确定中国政府审计理论研究中心2014年审计理论研究指南包括以下9个领域:
2014年01期 No.17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内权威的审计学术期刊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并重,内容涵盖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指定为评定职称的认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评为"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评为"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审计研究》是由审计署主管、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审计学术刊物,是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以推动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发展为已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和为建设中国特色审计理论体系服务的办刊宗旨,任积极探索审计理论的同时,大力倡导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
2014年01期 No.177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