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国国家审计学胡泽君主编《中国国家审计学》以审计发展的历史事实为依托,以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主线,系统阐述了一系列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层面的问题。国家审计理论专题研究孙宝厚主编本书注重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彼此相关性和大致逻辑顺序排列,以专题研究方式展开,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
2020年01期 No.21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野;
<正>国家审计制度是适应国家治理不断发展完善的。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开宗明义,说明了国家审计对于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即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2020年01期 No.21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1 ] - 陈宋生;李睿;刘青青;
已有研究发现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促进了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政策,但政府部门人员是有限理性的"行政人",有时会以"自我满意"的"平静生活"而非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因此这些政策是否真的源于审计整改意见值得研究。为此,本文利用ICTCLAS语义系统,从2008~2015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中提取关键审计词,匹配国务院某部门审计后制定的各项政策的文本,检视审计对部门政策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影响被审计部门的激励与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其人员选择"平静生活"的行为动机、逻辑与评价方式,增加部门政策数量。对部门审计越深入、负面评价程度越高、审计地域范围越广,被审计部门政策数量越多;党的十八大后,政策数量增加了50.83%;后续跟踪审计时的影响小于首次审计,说明审计改变了被审计部门人员的激励。研究基于"行政人""平静生活"假设,厘清审计影响部门政策产出的逻辑与内在机理,为衡量审计成果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为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提供实证依据。
2020年01期 No.213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 ] - 张军;刘华;王媚莎;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范围和功能与之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主要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查账和纳税服务;随着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主要业务转换为服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鉴证;随着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到服务社会组织财务信息鉴证、评价政府绩效等各个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机制包括:服务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助推政府治理水平提高。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功能发挥尚不充分,体现为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有待提升、服务政府治理面临不合理制度限制、服务社会组织范围有待拓展。应综合运用政策推动事务所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支持事务所开拓服务政府业务、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事务所更深层次参与社会组织治理,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治理功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实现。
2020年01期 No.213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宋常;王丽娟;王美琪;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正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审计费用更高,说明从整体上看,审计师对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谨慎态度,且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可以通过降低财务信息质量这一路径来提高审计收费。上述结论因产权性质和产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产业中更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还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规模和非高管员工认购比例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二者在一定范围内会降低审计收费,但超过了一定界限则会提高审计收费。这些研究结论能够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2020年01期 No.213 51-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3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6 ] |[阅读次数:1 ] - 彭雯;张立民;钟凯;
基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注册这一背景,系统探究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境内业务审计收费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收费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声誉较高的事务所中效应更为显著,并且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投入增加,说明审计师提高定价的动机是对声誉成本与审计成本的考虑。此外,排除了客户规模、产权差异、境外投资者持股、低价竞争、审计收费粘性、内生性等因素的潜在干扰。研究发现国际化的事务所提高收费反映为提升专业能力所需的学习成本,说明事务所"走出去"对于完善审计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亦对其他信息中介的国际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20年01期 No.213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2 ] - 汤泰劼;吴金妍;马新啸;宋献中;
审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力量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改善治理结构。非国有股东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通过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减少集团审计实现的。本文结论从审计的视角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且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战略高度支持了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2020年01期 No.213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3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3 ] |[阅读次数:1 ] - 柳木华;雷霄;
利用手工收集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新式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证明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应对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在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利用估值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研究还发现利用专家工作抑制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限制管理层对产品生产成本和操控性费用的调节行为来实现的。另外,在公司治理水平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中利用专家工作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贡献在于为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的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证明了新式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有助于评价审计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
2020年01期 No.213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4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9 ] |[阅读次数:1 ] - 赵艺;倪古强;
投资决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提高投资效率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以我国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作为客户外部信息来源对客户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作为客户外部信息来源,给客户带来有价值的增量信息,并起到提高客户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作为客户外部信息来源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更明显,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作为客户外部信息来源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研究拓展了企业提高投资效率的渠道,对管理层和审计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年01期 No.213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3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1 ] - 章琳一;张洪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控股股东现象。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利用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人控制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当公司股权制衡度高时,内部人控制与内部控制质量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内部人控制与内部控制质量这一负相关关系,在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规范阶段和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板块中更为显著。将是否属于高新科技公司,作反面事实推断,验证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控制质量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内部人控制会加剧管理层"盘踞效应",损害内部控制质量;高新科技公司内部人控制也会导致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内部人控制不是高新科技行业有效的治理机制。
2020年01期 No.213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3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3 ] |[阅读次数:1 ] - 尹律;陈良;杨婧;
内部控制要"上质量、出效率、显绩效",企业要构建自省自新机制,缺陷认定是该机制的重要组成。然而,现行制度尚未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该标准由高管选定,并反映了高管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质,而心理特质可借助年龄等背景加以观测。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指数,实证研究高管年龄背景对标准选择的影响,进而分析上述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中的表现。研究发现:相对年轻高管,年长高管倾向宽松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该趋势在国有控股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集体议事规程,适当削减"关键少数"个体在决策中的权重,探索高管(特别是年长高管)的强制休假、培训制度,加强年轻管理才俊的选拔培训,优化高管团队结构。
2020年01期 No.213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5 ] - 高瑜彬;毛聚;
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财务总监权力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总监权力越大的公司,其异常审计费用越低;并且财务总监权力对异常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在财务总监具备审计背景、总经理不具备财务背景的样本组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财务总监权力是通过抑制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异常审计费用。在区分异常审计费用方向后,研究发现财务总监权力只能有效降低正向异常审计费用,对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影响。另外,高管的财务背景对异常审计费用存在显著影响,财务背景高管在高管团队中的权力越大,所在公司异常审计费用越低。
2020年01期 No.213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2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 ] - 本刊编辑部;刘力云;王慧;郭旭;
为开阔审计研究视野、启发研究思路,自2020年第1期开始,本刊编辑部每期将围绕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编译一些有关审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刊登出来供研究参考。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为编辑部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2020年01期 No.213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1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正>2019年12月24日,中国审计学会在京召开了"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来自各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学会的合作课题主要执笔人及研讨会征文作者50余人参加了研讨。中国审计学会董大胜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上,来自审计署深圳办理论研究会,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青岛审计学会,湖南省郴州市审计局、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审计局,南京审计大学
2020年01期 No.213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正>2019年12月23日,中国审计学会在京召开了"大数据审计的理论与实践"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来自各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学会的合作课题主要执笔人及研讨会征文作者50余人参加了研讨。中国审计学会董大胜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上,来自审计署太原、上海、南京、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江苏、山东、湖北审计学会,黑龙江、河南、上海、杭州等省市审计局的12位同志做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大数据审计的内涵、大数据审计的理论框架以及
2020年01期 No.213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正>国内权威的审计学术期刊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并重,内容涵盖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指定为评定职称的认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评为"2017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2020年01期 No.213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