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审计研究主要研究: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如何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等。二、PPP项目审计研究主要研究:PPP项目管理现状和问题;PPP项目与政府性债务;国有企业在PPP项目中的角色;PPP审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PPP及其宙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等。
2022年02期 No.22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张俊民;石威峰;毛玥;
并购热潮的兴起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但确认的巨额商誉也为资本市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本文基于审计署2010-2018年公布的央企集团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考察了国家审计对央企上市公司超额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央企上市公司的超额商誉。进一步发现,高质量的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在抑制超额商誉上能够发挥替代作用;此外,还发现国家审计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水平低和管理层未持股的样本公司中,这说明国家审计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在不同公司治理特征的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国家审计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抑制超额商誉。
2022年02期 No.226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3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2 ] - 蔡利;段康;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加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从遏制举借环节增量风险和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的视角,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政府债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有效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并提高隐性债务使用环节的支出绩效。从隐性债务的分类来看,政府审计对隐性直接债务和隐性或有债务的增量风险均有显著影响;但仅对隐性直接债务使用绩效有显著影响。在媒体关注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城市群所在地区,政府审计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和使用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审计监督,加强政府债务治理。
2022年02期 No.226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4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1 ] - 王彪华;
<正>为探索国家审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如何发挥作用,2022年1月14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国家审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合作课题的主要执笔人及入选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其中10位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国家审计的要求、国家审计如何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效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2022年02期 No.22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郭旭;
<正>2022年1月14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合作课题的主要执笔人及入选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其中10位代表做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预算执行审计如何进一步深化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协同、提升整改效果、加快推进研究型审计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2022年02期 No.22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 - 贾云洁;王会金;胡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经济责任审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亟待探寻有效的提升路径。本文采用广义经济责任审计能力概念,依据行为动机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由多方审计关系人、制度体系和基本认知三要素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力分析框架。这三要素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能力水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能力建设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因而,可通过三要素的协同建设,进一步优化多方审计关系人协同运行和能力素质提升机制,加快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相配套的业务操作制度建设,重塑经济责任审计基本认知,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
2022年02期 No.226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3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1 ] - 陈丽红;易冰心;张龙平;
通过考察异常审计费用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影响、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越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且上述影响在披露微小盈利、“十大”事务所和行业专家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收取更高异常审计费用的事务所通过增加签字审计师合伙人数量和审计时长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并减少了客户财务重述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通过文本分析还发现,异常审计费用越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行业差异化程度越高、归因更清晰、积极性结论性评价也越多。研究不仅丰富了异常审计费用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规范低价审计竞争行为、引导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2022年02期 No.226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7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3 ] - 董天一;王玉涛;孙才惠;
在新证券法要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政策背景下,提高审计机构的执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检验了社交媒体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并从舆论压力假说进行解释。基于东方财富网股吧数据,实证结果发现,社交媒体舆论增强了审计师的感知压力,进而促使审计师改善审计质量;负面舆论、接近年审的社交媒体舆论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强。上述结果在内控质量低以及非国际四大的样本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增加审计师的监管压力和声誉损失风险是社交媒体改善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丰富了审计质量在媒体监督方面的文献,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互联网新媒体在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2022年02期 No.226 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7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3 ] - 张军;马楠;郭珂;龙菲;仝自力;
去杠杆是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去杠杆方式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杠杆率降低整体上能够降低审计收费并提高审计质量。区分去杠杆方式的研究发现,以减债方式去杠杆能够降低审计收费并提升审计质量,以增权方式去杠杆则会提高审计收费并降低审计质量。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是去杠杆影响审计收费的中介变量,会计信息质量为去杠杆影响审计质量的中介变量。横截面研究发现,去杠杆方式对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的影响在事务所特征、财务风险水平和负债程度不同的上市公司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既拓展了去杠杆微观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又探讨了不同去杠杆方式对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的差异化影响及其具体作用路径,为完善去杠杆政策和优化企业财务决策提供了借鉴。
2022年02期 No.226 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 ] - 刘红霞;李继峥;马云飙;
监管方式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导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效果一直备受质疑。证监会从2016年开始执行的随机现场检查是主动的预防性监管,其监管效果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2016-2019年各地证监局披露的上市公司抽查名单,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随机现场检查引发的强监管威慑下,审计师对被随机检查的客户会更加谨慎,以最大程度避免审计失败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本文还发现不同监管工作的联动作用会使审计师对被随机现场检查的公司更加谨慎。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当公司治理水平更低、审计师声誉更高以及证监局采取放回抽样时,审计师会更加谨慎。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深入创新监管方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2年02期 No.226 9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3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 ] - 刘继红;于鹏;
我国跨国企业的监管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检验了我国审计师的跨国专长与跨国企业盈余操纵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审计师跨国专长的监督作用。以2010-2018年的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审计师跨国专长程度越高,则跨国企业盈余操纵程度越低,说明审计师跨国专长对跨国企业盈余操纵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海外子公司东道国风险高、物理距离远、海外收入占比高和中央企业的子样本中。以上结果证明了审计师跨国专长在新兴跨国审计市场中的价值及重要性,为监管跨国企业的盈余操纵提供了可选路径,为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国家审计购买CPA跨国审计服务决策提供参考,也为会计师事务所培育跨国审计专长提供了依据。
2022年02期 No.226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 ] - 于连超;董晋亭;毕茜;
理论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环境风险以降低审计费用。本文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且与境外审计费用相比,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更能显著降低境内审计费用。考虑制度环境发现,当环境标准较高、环境监督较强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更能显著降低审计费用。探讨影响机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和提高企业内控质量来降低审计师的审计成本和风险成本,进而降低审计费用。分析审计质量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研究表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在审计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审计费用的相关研究,为政府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2022年02期 No.226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4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3 ] -
<正>为了适应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提供高效的服务,提升投稿效率,《审计研究》编辑部向中国知网定制了投稿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建设,将于2022年2月起上线试运行。作者可以登录https://sjyz.cbpt.cnki.net/,也可以登录中国审计学会网站(https://www.audit.gov.cn/web772/index.html)点击"审计研究—投稿指南"中的"在线投稿"链接进行投稿。
2022年02期 No.22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正>国内权威的审计学术期刊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并重,内容涵盖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指定为评定职称的认可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22年02期 No.226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