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研究

算法与审计专题[两篇]

  •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李培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审计机关高度重视数据分析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数据获取范围拓展及数据间关系日趋复杂,迫切需要加强对数据间隐含关系的挖掘。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主要实现数据关联关系分析,本文基于对具有代表性的Apriori和FP-Growth算法的研究,给出了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揭示组团刷卡骗取医保问题和违规刷课骗取培训补贴问题中的审计应用,对算法在审计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拓展算法审计应用场景、加强与其他技术结合应用等建议。

    2023年03期 No.233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模型算法审计:理论内涵、国际经验与审计框架

    王玉凤;

    模型算法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数字化转型起着关键性作用。模型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升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对模型算法风险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等已陆续出台模型算法监管规定和审计指引,英国、荷兰等最高审计机关已开展模型算法的审计实践。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模型算法审计的概念内涵,尝试构建了适合我国的模型算法“五维”审计框架,回答了未来我国模型算法审计“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的条件”以及“审计的原则”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开展模型算法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3期 No.233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如何影响绿色创新?

    陈骏;单美贤;谭建华;

    绿色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为准自然事件,实证检验了此项审计制度对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审计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制度环境优良以及资源型城市之中。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环保支出和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进而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水平。本文为理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更好发挥环境治理效能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波特假说”关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

    2023年03期 No.233 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国家审计如何促进区域创新?

    上官泽明;白玮东;

    创新活动具有方式灵活性、探索周期长、路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审计工作思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这有助于明确国家审计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督促创新资源的有效落实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国家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当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时,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效应、机制和情境,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2023年03期 No.233 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2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审计研讨会综述

    王彪华;

    <正>为进一步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实研究型审计,2023年1月14日,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以及如何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其发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地方政府专项债指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

    2023年03期 No.233 47-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中小银行风险及其审计研讨会综述

    王慧;

    <正>2023年1月,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中小银行风险及其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入选论文作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近年村镇银行、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风险的成因、表现和防范措施,以及审计在防范和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中如何发挥作用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中小银行风险及其表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小、数量多,总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的近三分之一。

    2023年03期 No.23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PPP项目审计研讨会综述

    郭旭;

    <正>2023年1月,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PPP项目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深入落实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相关要求,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关注审计实践问题,内容涉及PPP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PPP项目审计的目标和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合作课题的主要执笔人、入选论文作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PPP项目审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PPP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研讨中所指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2023年03期 No.23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张俊瑞;危雁麟;尹兴强;汪方军;

    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2023年03期 No.233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5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5 ]
  • 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吗?

    陈丽红;孙梦娜;冀妮妮;张龙平;

    审计报告改革旨在降低传统审计报告的模板化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本文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模板化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可以减弱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审计投入的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量的增加是审计师变更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披露的作用机制;当业务负责人、非“四大”背景的审计师发生变更以及企业外部分析师跟踪数较低时,审计师变更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审计师变更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模板化披露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重述,同时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审计师变更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改革长期效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2023年03期 No.233 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3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5 ]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与公司审计费用

    魏志华;陈美茜;

    本文以我国2014-2021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非国有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审计风险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使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其作用机制在于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增加了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了经营风险,这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导致公司审计费用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外部治理水平低、两权分离程度高、实际控制人担任经理人、客户集中度高、外部竞争更激烈的企业中,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经济后果、控制权设计与审计费用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为审计师、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更深刻地认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重要影响提供了借鉴。

    2023年03期 No.233 8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跨所流动与行政处罚溢出效应

    廖义刚;冯琳磬;

    基于审计师非正式网络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与受罚审计师共处同一合作关系网络的执业经历对未受罚审计师跨所流动后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该执业经历的未受罚审计师转所后的审计质量更高。这一处罚溢出效应受到了新任职事务所的一体化管理程度、跨所流动审计师的年龄、与受罚审计师的网络社交距离、以及证监会处罚力度的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为跨所流动审计师配置更有经验的项目搭档,以及审计师个人的社会学习是处罚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处罚溢出效应的持续期为三年左右,且当审计客户外部监管风险越高时,处罚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从审计师合作关系网络层面揭示了行政处罚的跨所溢出效应及其产生机制,对于加强事务所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3年03期 No.233 9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成本费用粘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

    陈娟;杨超;李梦瑶;张军;

    成本费用粘性影响企业生存发展,而目前关于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大多探讨其前置影响因素,对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关注较少。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检验成本费用粘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费用粘性显著增加了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收费,并且增强了审计师的谨慎性,审计师更加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经过更换样本检验、自变量滞后一期检验、工具变量检验以及Heckman两阶段检验,结果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行业竞争程度和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增强了成本费用粘性与审计师行为之间的显著关系。研究结论拓展了成本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的文献,填补了成本费用粘性与审计师行为关系的研究空缺,对审计监管部门规范引导审计市场发展、上市公司完善成本管理以及审计师优化审计程序提供了借鉴。

    2023年03期 No.233 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2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监管强度预期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基于证监会随机抽查威慑作用的研究

    汪昌云;李运鸿;王行健;田睿;

    有效的监管措施有助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而监管政策的威慑效果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手动获取2016-2020年间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双随机”抽查的相关数据,以企业预期抽查概率作为监管强度预期的度量,实证分析了“双随机”抽查制度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威慑作用。研究发现:现场“双随机”抽查机制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具有威慑作用,监管强度预期越高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弱;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法治化水平、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能够强化这一威慑作用的影响;企业审计费用与监管强度预期呈负相关关系,而对被抽中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审计师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上述研究结果为评估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双随机”制度的效果及其影响提供一定的实证证据。

    2023年03期 No.233 12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3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 ]
  • 分行业信息披露与审计质量——基于一项“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黄昊;赵玲;

    分行业信息披露对审计质量具有双重影响。它强化了行业经营性信息列报,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溢出性,为审计师发现异常提供便利,进而提升审计质量;行业经营性信息披露本身也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验证负担,甚至会引发更隐蔽的操纵,反而会增加审计难度,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基于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发布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发现,分行业披露政策总体上提升了审计质量,即信息透明度效应占主导。进一步检验显示,分行业披露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内部控制水平较高、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时更为明显,但随着公司文本操纵风险的提高,正向关系显著减弱。以上结论对于理解分行业信息披露模式下的审计质量变化具有重要启示。

    2023年03期 No.233 13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3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5 ]
  • 内部控制“多言寡行”是否会影响审计风险识别?

    李哲;凌子曦;

    在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审计师对能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操纵行为进行识别,进而防范市场风险,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从“言”和“行”两个角度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探究其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多言寡行”会降低审计师的风险识别水平;且这一效应仅在审计师轮换后的首年存在,在连续审计的第二年起便失去效力;“多言寡行”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在证监会整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后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多言”与“寡行”均对审计风险识别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审计师工作压力较大时“多言寡行”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监管机构和审计师的风险识别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023年03期 No.233 14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3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