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锦;
当前AIGC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并逐步影响多个领域的发展。国家审计面临数据量大、信息处理复杂和效率需求高的挑战,应用AIGC技术提升审计智能化水平成为审计数智化转型的重点方向。本文讨论了AIGC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及审计整改等阶段的具体应用,通过构建审计知识库与WPS审计助手应用原型,实现了法规、政策、审计成果等知识的智能化存储、检索与应用。结果显示,“开源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模式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审计专业内容的生成质量,为国家审计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方案。本文从制定AIGC应用的成本、质量和效率评估标准,加强国家审计AIGC应用的顶层设计与共享协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AIGC技术在国家审计领域应用的对策建议。
2024年04期 No.240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0 ] - 房巧玲;张雨菡;
国家审计信息化是提升国家审计效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地级市国家审计信息化专门机构成立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能够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受托环境责任履行以及改善企业内部治理进而赋能国有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审计信息化对于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所在地区第二产业依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审计机关技术管理水平较高以及高管和董事具有环保背景的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力支持了审计机关“坚持科技强审”的积极探索,也为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和审计信息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2024年04期 No.240 3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2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龙文滨;刁璇;缪明晋;
随着审计监督步入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域时代,审计机关外部沟通交流对发挥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以2013-2019年省属及以下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地级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审计局)与市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审计厅)及异地的地级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异地审计局)的外部沟通交流互动数据,研究审计机关外部沟通交流如何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研究发现,审计局与审计厅、异地审计局的沟通交流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比率,审计深度拓展是其内在机制;审计局与市政府的沟通交流效应不明显;审计局与审计厅、异地审计局的沟通交流效应在审计独立性和政府透明度较低的地区更明显,但在审计覆盖率和审计结果转化上有差异表现。本研究拓展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研究,并为国家审计的微观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证据。
2024年04期 No.240 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 ] - 白晓红;季瑞华;
本文从注册会计师的视角,介绍AI技术的本质,探讨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优势与价值、潜在负面影响、并提出实现价值的对策及行动方案。研究显示,AI在审计工作中需关注三个方面,即满足审计准则要求、数据治理和审计知识传承。掌握AI技术优势将解决审计工作中的“痛点”,包括审计项目承接、审计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报告编制等多个方面。AI的优势除了减错漏、降风险、持续可用、保持客观性之外,更在于优化审计策略、支持全量数据分析、重塑审计逻辑与方法。本文对标我国在AI审计应用的实际,在立法支持、构建审计数据标准、人才培养、构建通用审计算法模型四个方面,针对准则制定、数据标准、知识管理等关键领域提出了行动方案。
2024年04期 No.240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2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张丽达;冯均科;王艺;
低质量审计传染对于审计师与上市公司具有负面影响。本文采取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财务重述事件中错报年时,上市公司之间因相同签字审计师产生的审计师联结,将重述年时被联结公司受低质量审计传染的影响作为“审计风险联结”。本文发现,审计师显著倾向于提升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以应对审计风险联结;异质性分析发现,财务重述事件受到监管部门披露、期间发生过审计师变更及审计师行业专长均能显著加强上述效应;拓展性研究发现,在审计风险联结情境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提升审计质量。本文结论有助于认识声誉维护动机下低质量审计传染对于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并识别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其中发挥的应对作用与治理效果。
2024年04期 No.240 6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王彦超;刘芷蕙;周希平;许晓芳;
本文旨在研究以特高压输电工程为代表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降低能源供给不确定性、降低审计定价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特高压线路开通显著降低了企业审计费用,其作用渠道是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审计风险和诉讼风险,提高了审计效率,进而降低了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压线路开通对审计费用的降低作用在所处行业或地区市场化环境较好、财务状况较差、公司代理成本较大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强或审计业务较为复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跨区域要素流动、降低能源供给不确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水平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4年04期 No.240 77-8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许宁宁;王书睿;宋佳莹;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管理者短视在对企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如何影响审计费用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经营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盈余管理在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间权力距离较大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而较高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以抑制管理者短视与审计费用间的正向关系。拓展分析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且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研究将管理者短视产生的影响拓展至审计领域,对企业高管聘任和事务所优化风险评估程序均有启示意义。
2024年04期 No.240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4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王帆;徐灵源;李甜甜;
区位作为制约信息传递的基础性因素,天然地影响着外部经济主体的信息获取成本及监督成本。审计与客户间地理距离差异如何影响审计监督效力一直颇受学者关注。本文基于2017-2021年事务所至企业注册地的距离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与客户间地理距离差异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师与客户地理临近能够通过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大股东侵占行为来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该提升效果在两权分离度越严重的样本中更加明显;在被审计单位和事务所交通便利、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的样本中,这种提升效果会被削弱。本文的研究从地理经济学视角丰富了审计与客户信息差异的经济后果研究。
2024年04期 No.240 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 王西子;温日光;姜虹;
本文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上一年度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管理层本年度的非正常在职消费越少,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可以抑制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效应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及客户重要性较低的公司中更加突出;此外,本文还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在没有分析师跟踪和监事会规模更小的公司中尤为显著。最后,本文发现上一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导致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降低后,被审计单位当年度的盈余质量得到了提高。
2024年04期 No.240 11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1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刘颖斐;周绮梦;郑海宁;张怡;
地区知识会对公司的运营管理、信息披露、财务风险等造成不同的影响,现有文献识别了本地专长和地理距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18-2022年异地审计样本,研究了异地审计情景下审计师地区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地区专长可以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机制检验表明,地区专长主要通过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来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专长提高审计质量的效应在区域隐性知识复杂的环境中更为明显,即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低、资产负债率更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在政府鼓励地区间要素流动、打造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应该鼓励审计师通过异地审计建立地区专长能促进地区间信息互通,帮助打破地区间的知识壁垒,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4年04期 No.240 12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3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 ] - 陈亚盛;蒋礼蔚;单敏;庄平;
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内部审计质效带来了契机。本文设计基于“提示工程+检索增强生成+超参数调整”的审计大模型构建框架,并以员工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审计为例,在贯穿审计全流程的九个审计工作场景中,探索并实现了大语言模型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构建框架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实务中构建与应用审计大模型,为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审计工作提供实现路径的参考。
2024年04期 No.240 139-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2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3 ] - 郑莉莉;吴越;侯文华;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技术识别企业数字专利,以此刻画其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结果显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显著推动了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尤其在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方面对创新数量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同时,报告、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也显著提升了创新质量。通过使用工具变量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模型和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实施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内部控制还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资约束和增强合作文化等机制影响数字技术创新。这些发现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以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2024年04期 No.240 15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4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