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审计研究》是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理论双月刊。2010年,本刊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继续立足于审计实践,重点刊登反映审计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审计实践新探索的论文,倡导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和实务创新。本刊欢迎广大审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踊跃投稿,同时敬请注意以下事项:
2009年05期 No.15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家澍;叶丰滢;
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大量文献的详细梳理,指出财务报表改进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处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混合)计量模式引发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2008年10月IASB与FASB联合发布的"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区分双重计量模式的三栏式财务报表列报新范式。
2009年05期 No.15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3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杨建荣;
本文利用新兴古典主义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挑战的内在逻辑,进而分析了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审计在行政监督体制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独特地位,并从监督宏观调控、监控金融体系风险、保障重点行业安全、评估环境成本、审计对外投资、调查国际分工中的产业升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通过归纳"对位"模式和"整合"模式,从战术角度对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组织实施政府审计提出了强化目标导向与整合的策略性建议。
2009年05期 No.151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肖振东;
从不同的视角考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财政审计均是政府审计的永恒主题。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受地方政府举债软约束与经济发展硬要求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审计应当重点关注以政府性负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财政风险问题。本研究以科学的审计理念为指导,以保障财政安全、促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为目标,在深入阐述财政风险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风险的四种表现形式,从现有体制、制度的角度探讨了财政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防范与化解财政风险的五项审计对策。
2009年05期 No.151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甘伟军;
审计业务管理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效果,充分发挥审计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管理学理论出发,认为管理创新首先应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创新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就是要在研究"如何保证审计成果高效产出"、"如何保证审计成果有效产出"及"如何保证‘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三个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如"管理过度与管理缺失"、"重任务管理与轻目标管理"、"理论缺陷与控制失效"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可中断的、可多途径选择的审计业务流程","建立有助于审计总体目标实现、以促进审计成果最大与有效为原则的管理体系","健全信息反馈与项目评估机制","从业务管理与专业配置两个角度出发再造审计机关的业务组织架构"等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
2009年05期 No.15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娟;
在众多的绩效审计模式中选择适合于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二是应密切契合于我国的国情。本文首先对不同绩效审计模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对政府绩效审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对我国绩效审计现状的探讨,指出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应坚持风险导向,最后阐述了风险导向模式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应用中的基本构想,即从宏观方面进行风险的总体把握,从微观方面对具体审计项目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
2009年05期 No.15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3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1 ] - 刘誉泽;
伴随着25年依法审计的步伐,我国一直致力于审计法治建设的推进,一系列法律规范业已制定。然而,制度规范的作用有其客观限度,制度的有效性受到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的限制,超过这一限制,制度将不堪重负而趋于无效。因此,在新时期审计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置于审计文化的语境中。本文阐述了审计文化与审计法治的内涵和联系,以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视角,论述了审计法治的三个文化要件,进而提出了现阶段审计文化重塑对审计法治的影响,深入思考了新审计文化环境下如何推动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009年05期 No.15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0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献龙;
本文主旨是在免疫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投资绩效审计的对象和内容进行重新定义。笔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投资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不仅包括项目业主,还应当包括审批、咨询、勘察、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质检、验收、移民、拆迁等所有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投资绩效审计的对象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经济活动。审计内容则是项目综合绩效,即对项目工期、质量、成本控制主要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在诸多审计内容中,工程质量审计包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完整性设计和实体工程质量检测,应当是投资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而决策审计应当是投资审计的最高阶段,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009年05期 No.15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0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 ] - 谢岳山;
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是当前计算机审计的热点,为充分详尽地研究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内容及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对信息系统审计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本文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从一般控制审计、应用控制审计详细描述了内控审计的内容;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本文所论述的审计模型和审计内容为今后信息系统审计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009年05期 No.15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孟秀转;孙强;郝晓玲;
本文从能力的视角对IT控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IT控制能力的定义,并提出了IT控制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基础层、实施层和学习层。模型的三层结构明确指出了各层能力的构成、角色和作用,便于组织深入了解自身IT控制能力的状况和提升途径,使组织能不断获得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资源,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2009年05期 No.15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慧明;
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广泛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防止浪费和腐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跟踪审计的概念与内涵、审计角色定位、审计力量及专业结构、审计成果考核、聘请中介机构的付酬(费)办法、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项目控制与审计形式选择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阻碍跟踪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我们运用创新思维,结合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的实际,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2009年05期 No.151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2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9 ] |[阅读次数:0 ] - 王璐;李晓慧;
针对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不满意情境下的执业行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分层回归统计,考察了工作不满意与忽视行为的关系,同时检验了员工情绪智力对工作不满意与忽视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对工作不满意的程度越高,越有可能采用压缩必要的审计时间、机械地执行程序、不积极参与讨论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忽视行为;注册会计师情绪智力从三个维度(评估自我情绪、情绪使用、情绪控制)调节着工作不满意和忽视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调节作用的效果来看,工作不满意水平较低时,情绪智力较高的注册会计师的忽视行为明显少于情绪智力较低的注册会计师,但当工作不满意水平较高时,两组员工的忽视行为水平并无较大差异。
2009年05期 No.151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锦芳;
在Kofman和Lawarree(1996)提出的防范合谋的囚徒困境模型基础上,笔者分析了不同生产率经营者的合谋行为,得出:以ε∈(0,1)的概率派出第二个审计师、强化刚性法律的"硬约束"和完善审计师的激励机制,可以阻止审计合谋。同时还得出:委托人对经营者类型的判断对防范合谋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对审计师的奖励必须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才能保证审计师和经营者的行为向预期方向发展,否则将无法阻止合谋;审计师的道德约束、风险厌恶有助于防止审计合谋,而国有企业监管者在阻止审计合谋中,可以发挥同企业真实所有者一样的作用,这为国资部门对国有企业实行审计公开招标和抽查复审提供了理论支持。
2009年05期 No.151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王守海;杨亚军;
本文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中有关注册会计师在信赖内部审计师工作决策时所考虑的有关因素,来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首次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费用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从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来定义内部审计质量,以2006—2007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审计费用。本文扩展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费用研究,为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师工作帮助财务报表审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供新的证据。
2009年05期 No.151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9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2 ] |[阅读次数:0 ] - 杨德明;林斌;王彦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内控显著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象,仅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事务所为非四大样本)中成立;在四大样本中,该结论并不成立。这说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对于审计市场尚不太成熟、审计质量普遍不太高的我国证券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05期 No.151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8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6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最近,社会上出现多超冒充中国审计学会工作人员和《审计研究》编委会为《审计研究》杂志约稿并收取版面费的事件。本编辑部郑重声明:本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向社会约稿
2009年05期 No.15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殿民;韩传模;吴晓丹;Chao-Hsien Chu;
本文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2—2006年度公开处罚公告为蓝本,选取90家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统计描述与数量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基本类型、基本目的、基本手段和表现及涉案人员和处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相应的反舞弊对策。
2009年05期 No.151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6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0 ] |[阅读次数:0 ] - 樊子君;金花妍;
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为了健全企业制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在改革企业会计管理相关法规后,出台了"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该规范是以美国SOX法案404条款为原型制定,将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法制化,在企业范围内施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前,规范的实施已初见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在介绍规范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规范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反思,旨在为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提供借鉴。
2009年05期 No.151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1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