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正>审计功能是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审计功能是指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功效。这种能力和功效通过审计工作(审计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判断和衡量其高低,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审计工作加以提高。本专题分析了审计功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的涵义,阐述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013年05期 No.175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张俊民;胡国强;张硕;
本文以国家审计最重要的综合性成果——《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作为研究出发点,考察国家治理转型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报告在推动国家良治中的作用,以从实践角度探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作用关系。通过对1995-2012年共18份审计工作报告的统计分析认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存在内生的作用关系,具体表现为,国家审计随国家治理的目的、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并使得审计工作报告中的审计情况报告及其加强财政管理意见随我国国家治理从"强调发展"向"强调和谐"的转型而转变;通过对推进民主法治、加强宏观管理、推动深化改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权益、促进反腐倡廉等六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国家审计在推动我国国家良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05期 No.175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肖振东;吕博;
审计机关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1995年以来18个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审计工作报告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以中央预算执行为主线,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推动财政管理制度和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审计工作报告还反映了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始终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工作报告也体现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及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需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2013年05期 No.175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方宝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审计经验主要有:从组织层面上看,当时各级审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大多由各级党政军领导兼任,充分体现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审计机构地位高,这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关键;从制度层面上看,革命根据地重视审计法制建设,制定了大量的审计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并确定了明确的审计目标,以此作为审计工作的指导;从工作方式层面上看,革命根据地因时因地制宜,采取送达审计、实地审计、委托审计、集体会审、重视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实行审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精神文化层面上看,审计人员的革命精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动力。这些经验对当代审计工作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2013年05期 No.17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齐辉;
国家治理主要关注制度建设过程及制度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缺少对制度及其结果的评价,就不能保证制度一定会被正确地执行,也不能保证制度的缺陷会被及时发现并得到修正与完善,就会降低相应领域国家治理的效果甚至招致治理失败。国家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综合性经济监督、评价与鉴证职能的活动。审计合乎逻辑地构成了国家治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和政策评估子系统。在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建立后,国家经济政策的统一性与地方政府执行的灵活性之间建立起了常规型动态治理机制。在开展审计时,对制度中的纪律性规定侧重执行力度的评价;管理性规范侧重执行效果的评价;指导性条款侧重创新性的评价。审计应当对因政策适应性而在执行中引发的群众首创性活动特别加以关注。审计变通不是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情况隐瞒不报,而是应当如实反映,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
2013年05期 No.175 29-3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籍吉生;
我国关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表述,最早出现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的审查和监督。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体系。与科学规范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相比,我国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预算体系不够健全、各预算功能定位不够清晰、预算权限划分不够科学等问题。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不能将目标仅仅停留在推动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而是要以此为起点,推动深化与财政预算相关领域的改革,促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政府收支的范围和方向,并从科学界定政府收支范围和口径、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等方面阐述国家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
2013年05期 No.17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王世成;李袁婕;
造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法律制度相对滞后、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相对欠缺、对政府性债务缺乏统筹有效监管和对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过于偏重GDP等经济数据。逐步实现债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是维护我国财政和金融安全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制定《地方政府债务法》,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全方位立体监督体系和完善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2013年05期 No.175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唐志豪;郝振平;
电子政务审计是强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国家审计监管,是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目前国内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如何辩证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基础理论和内容框架,是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三方面厘清电子政务审计概念,构建包含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绩效审计的内容框架,提出以资金使用、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三种实施思路,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开展电子政务审计项目的不同侧重点。
2013年05期 No.175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黄溶冰;
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传统的常权综合评价方法难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对某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均衡性要求,只要权重高的指标值足够大,往往就能获取理想的评价结果,这导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过分强调GDP等经济性指标,而忽视单位GDP排放等环境性指标,甚至出现严重的地区环境公害事件。本文利用变权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分配方法——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法,对违反或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节能减排因素予以"惩罚"或"激励",不仅增加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本身的科学性,从案例应用结果看,也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和谐。
2013年05期 No.17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5 ] |[阅读次数:0 ] - 徐震;
生物防御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之一,近十年来美国审计署围绕生物防御战略执行持续进行了审计评估。本文通过对美国审计署实施生物监测能力建设和传染病流行预防政策执行审计评估的介绍,分析了美国审计署通过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持续评估归纳分析战略特征要素,通过对生物防御战略执行审计评估分析战略的关键主题,通过对具体战略执行单位及实施路径的分析统筹规划并持续跟踪执行部门,进而对实现战略目标的潜在影响进行审计评估,提出了我国国家审计立足国家治理,围绕国家战略构建国家审计战略规划体系,实现战略实施、政策执行以及跟踪监督的良性循环,推动战略实施及政策执行审计评估科学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2013年05期 No.175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建国;张冬霁;安景琦;
由于ERP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试方法费时费力,难以奏效。作为一种商品化的软件,ERP中的许多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都通过参数配置的方式实现。本文针对ERP系统内部控制参数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基于控制数据检查的ERP内部控制测试方法。这种方法以ERP业务流程分析入手,寻找业务流程各个环节上的关键控制点,通过检查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数据来测试ERP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最后以某航空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审计为例,阐述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3年05期 No.175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勇;
本文基于信任视角考察了审计意见能否对发生于企业—供应商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作用以及作用发挥效率是否会受到其他类型信任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后,下年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显著下降;国有产权性质显著削弱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二者具有替代关系;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后,国有企业的下年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没有显著的下降,而非国有企业则显著下降,且对于所在地区生产者合法权益保护水平较低、行业内市场地位较低的非国有企业,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供应商在制定商业信用政策时关注了企业被出具的审计意见,而其他类型信任机制则会影响独立审计功能的发挥效率。
2013年05期 No.175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6 ] |[阅读次数:0 ] - 程小可;杨程程;姚立杰;
本文以2009-2011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视角探究了内部控制和银企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水平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方面,高水平内部控制和银企关联之间存在一种替代机制,即银行关联企业更多地借助于银行资源来降低其融资约束水平;而非银行关联企业更多地在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降低其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层面上,达到缓解自身融资约束的目的。上述发现为理解内部控制、银企关联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2013年05期 No.175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6 ] |[阅读次数:3 ] - 余海宗;丁璐;谢璇;吴艳玲;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09至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验证了引起市场反应的具体路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水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我们通过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市场评价越高;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增进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高。
2013年05期 No.175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1 ] |[阅读次数:0 ] - 陈武朝;
盈余管理不仅与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及内部控制等有关,而且,盈余管理程度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研究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及行业景气度不同时,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以及行业景气度高与行业景气度低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本文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进一步,无论在经济收缩期还是扩张期,盈余管理程度都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盈余管理程度在宏观经济收缩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大于宏观经济经济扩张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既应考虑企业所处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也应考虑其所处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对审计师而言,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及识别盈余管理时,应该考虑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及行业景气度的影响。
2013年05期 No.175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王兵;刘力云;鲍国明;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组织发展必须面对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组织的运行风险更加复杂多样,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其承担的职责也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对未来,内部审计的领域应更加宽广,重视战略和社会责任,关注第三方风险和信息安全,方式上更加注重合作,在更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层面发挥作用,手段上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审计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更加全面。
2013年05期 No.175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0 ] |[阅读次数:2 ] -
<正>《中国审计学会2012年度合作课题研究报告选编》汇编了2012年度中国审计学会与部分省级审计学会和特派办理论研究会(组)合作进行的9个课题研究报告,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和区域环境审计两个方向。这些研究报告紧贴我国审计实践,反映了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
2013年05期 No.17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国内权威的审计学术期刊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并重,内容涵盖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指定为评定职称的认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评为"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评为"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13年05期 No.175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