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研究

资源环境审计研究专题[两篇]

  • 土地资源审计探讨

    马志娟;曾雨;梁思源;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审计在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责任履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并未形成完整、成熟的土地资源审计实施框架。为此,本文立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环境层、目标层和实施层等三个层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审计实施框架,分析了土地资源审计环境,明确了土地资源审计目标,界定了土地资源审计各个要素,确定了土地资源审计内容,阐释了土地资源审计保障机制,并且在此框架下提出了土地资源审计的优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土地资源审计实务的发展。

    2020年05期 No.217 10-1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1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邓晓岚;余远剑;茅金焰;魏大文;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审计数据的标准化、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增强大数据审计实施能力、推进非现场审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涵盖大数据采集汇聚、可视化查询、融合存储、分析挖掘等技术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数据技术应用框架,并以福建省的审计实践为例,总结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系统集成、审计内容以及应用步骤与成效等,从数据整合与规范、人员配置与培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审计工作模式的变革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和展望。

    2020年05期 No.217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2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1 ]

  • 全国审计科研协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正>9月23日至24日,全国审计科研协作暨省级审计学会、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理论研究会秘书长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陈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孙宝厚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19年以来审计科研和审计学会的工作情况,讨论了下一阶段审计理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正确方向,选择审计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要紧密联系审计实践,跳出惯性思维和固定模式开展科研活动;要改进评价机制,使优秀科研成果脱颖而出;要加强成果利用,充分发挥优秀科研成果价值;要强化审计科研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队伍建设。

    2020年05期 No.21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研究

    彭华彰;戚振东;刘军;丁传栋;石真;沈甜;

    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国家审计功能的最新定位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时代要求,研究了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的机理、路径,以探究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的实践规律。研究发现,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认识的必然结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审计监督功能作用的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审计发挥经济体检作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构建审计经济体检指标体系、形成监督合力、突出重点领域的"查病""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以及完善审计组织与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指导审计实践,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经济体检作用。

    2020年05期 No.217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1 ]
  • 加计扣除、国家审计与创新效率

    吴秋生;王婉婷;

    加计扣除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研发投资市场失灵实行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以2013~2017年为研究期间,在加计扣除政策能够促进创新投入增加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检验该政策是否也能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结果发现,实施加计扣除政策会引起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即可能引发企业策略性创新投入问题,但国家审计可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通过安慰剂检验、PSM-DID、反向因果检验及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探寻其原因,发现加计扣除政策会引起企业研发费用归类操控增加,造成创新投入虚增,导致创新效率下降,但通过开展审计监督,扩大审计对象广度、提高审计目标深度和加强审计监督力度,能够有效抑制这一现象。

    2020年05期 No.217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2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2 ]
  • 企业税收征管、审计监督与税源治理

    陈高;崔晨雪;

    为了验证税收征管审计对企业税收流失的抑制效应,本文利用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审计署组织17个特派办对17个省份(区、市)的35个市(地)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审计这一准自然实验,对实验组的企业税收流失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企业税收流失力度明显降低。此外,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了实验组选择可能非随机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审计会提高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实率和处罚率。研究验证了税收征管审计对企业税收流失的抑制效应,为进行税源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税收征管审计与企业税收流失相关领域的研究。

    2020年05期 No.217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1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古代审计人员管理及其启示

    朱灵通;方宝璋;何瑞铧;

    人员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在中国古代,审计人员管理属于治吏队伍管理,是审计管理和官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控制论分析中国古代审计人员管理,以期丰富审计史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当前审计人员管理水平提供启示。中国古代审计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通过考察品德、文化知识、经验与业绩选任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地位和注重职权合力;通过地籍、兼职回避和严明的纪律约束审计人员;采取重奖和重罚激励审计人员。中国古代审计人员管理对于降低皇帝与审计人员、官吏之间的代理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对当代的启示主要体现在:重视审计队伍建设;确保审计工作独立性地位和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合力;完善审计人员的约束和激励制度。

    2020年05期 No.217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与高管在职消费——基于上交所强制披露要求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陈汉文;王金妹;杨道广;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效率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各国相继推出了关于审计委员会履职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由此引发了对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改革成本收益的讨论。基于此,利用2013年上交所有关审计委员会履职信息披露规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围绕高管在职消费这一视角考察了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提升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水平;进一步检验发现,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提高促进了审计委员会履职有效性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在职消费;同时,该效应在内部治理环境相对薄弱、外部监督压力较强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此外,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提升通过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有助于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从高管在职消费视角证实了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改革的收益,为正在讨论的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

    2020年05期 No.217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 ]
  • 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师选择

    李百兴;赵庆庆;李瑞敬;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金融化趋势不断加深,引起了学术界对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可能选择较低质量的审计师。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或行业竞争度较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区分金融资产期限后发现,长期金融资产投资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最后发现,公司投资金融资产会增加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进而促进企业选择低质量审计师。本研究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和审计师选择决策的文献,为公司更好地认识企业金融化,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0年05期 No.217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2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1 ]
  • 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费用及其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多维度量方法的检验结果

    刘禹君;刘嫣然;

    我国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趋势受到广泛关注。作为"脱实向虚"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体现,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也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以2009~2018年A股市场非金融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改良的修正Jones和去趋势资产误定价模型,从验证金融化水平对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影响的假设检验出发,进一步分解审计费用,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费用传导机制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水平提升会降低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费用;同时给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带来改变,通过审计风险溢价以及异常审计费用带动审计费用传导机制的变化,最终使得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2020年05期 No.217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1 ]
  • 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盈余管理

    王守海;李淑慧;徐晓彤;

    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信息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本文利用2007~2017年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层次数据,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使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比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并不能有效的抑制上市公司通过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文献,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完善和进一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发挥行业专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年05期 No.217 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2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 ]
  • 高管海外经历、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

    张宇扬;许海晏;刘长翠;董丽萍;

    海外经历是形成个人在认知结构和价值观方面特质的重要因素,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本文系统分析CEO海外经历对企业关联交易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CEO海外经历能够显著降低所在公司的关联交易水平,并且CEO海外经历的时间越长,对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CEO海外经历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效应是通过引入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实现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当CEO仅具有海外工作经历或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较严重时,CEO海外经历对关联交易的治理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早期经历经济后果和企业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高管特征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为上市公司高管选聘以及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2020年05期 No.217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40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2 ]
  • 家族传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鲍树琛;许永斌;李敏鑫;

    随着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放开,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扎根于中国本土研究情境,探讨家族传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家族传承前相比,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家族传承后调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家族冲突越多,政治转移成本越高,家族继承人经验能力越弱时,家族传承导致的注册会计师重大错报风险就越高,对审计收费的上调影响也越强。本文为家族传承影响审计收费话题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有助于丰富和补充家族企业相关领域研究。本文还考虑了家族成员由于在企业中的不同动机而存在家族冲突的可能性,并且从审计收费角度考察家族传承过程中家族特殊资产的作用。

    2020年05期 No.217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新一代内部审计:数字化与智能化

    张庆龙;邢春玉;芮柏松;崔楠;

    企业面临着外界高冗余信息传播渠道和对信息技术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内部审计"人工操作和处理"流程已难以满足企业新一代内部审计的需求。基于新一轮全球生产力革命的背景,本文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厘清了内部审计数字化、智能化的概念区别与联系,并借助新一代内部审计数字化的特征表现以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审计实务中的逐步应用,构建出新一代内部审计智能化的通用技术应用框架,以助于内部审计由传统的监督控制职能向便捷、高效的信息化自审计职能转变;而智能化审计特有的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甚至是自我学习的功能,终将在逐步代替内部审计人员甚至"专家"工作的过程中,带来无限的可能和挑战。

    2020年05期 No.217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9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3 ] |[阅读次数:3 ]
  • 研究信息参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审计篇

    本刊编辑部;郭旭;王慧;

    <正>《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最高审计机关指南》简介2007年11月,世界审计组织发布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最高审计机关指南》~①。该指南旨在为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对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提供指导和工作思路,以促进各国履行在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做出的承诺。1987年联合国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开启了可持续发展时代,引发了对经济发展、环境健康和社会繁荣之间关系的新思考,促使政府政策和监管项目的全面变革。2004年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发布了指导文件《可持续发展: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以帮助审计机关理解这一主题并为相关审计的发展提供指导。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家首脑会议之一,会上各国领导人重申了承诺,即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创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2020年05期 No.217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欢迎订阅2021年《审计研究》杂志

    <正>国内权威的审计学术期刊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并重,内容涵盖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国内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指定为评定职称的认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审计研究》是由审计署主管、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审计学术刊物,是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以推动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发展为己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和为建设中国特色审计理论体系服务的办刊宗旨,在积极推动审计基础理论创新的同时,大力倡导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及审计实务的发展趋势。

    2020年05期 No.21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21年《审计研究》投稿须知

    <正>《审计研究》是由审计署主管、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审计学术刊物,是全国管理类核心期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同时敬请注意以下事项:1.来稿应能够反映审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应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不能简单模仿或重复他人的成果。2.本刊严厉谴责一稿多投和任何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请作者在来稿首页显著位置对于是否专投本刊、是否遵守科学道德和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出声明。3.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投稿,请一律按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将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正文(包括英文内容摘要)中要隐去所有相关方面的信息。同时个人信息也务必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

    2020年05期 No.217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